為什麼總說第一份工作要做滿一年?
「合則來,不合則去」,工作不也是這樣嗎?那為什麼總說第一份工作要做滿一年?
HR這樣看:訓練成本高昂,穩定性成為徵才的評核標準之一
初入職場,我們都期望能馬上順利接手工作、一展長才,然而,由掌握工作內容到獨立接手業務,都需要時間練習操作。所以,主管多會為新人安排教育訓練,讓他們在「蜜月期」逐漸適應公司工作節奏。在培訓新人的過程,公司除了需要投放一定的人力、資源,還要承擔新人出錯的風險,若果新人突然離職,前期的訓練成本即付之流水。人才流失對老闆而言是資源的損耗,「穩定性」因而成為HR篩選應徵者的評核標準之一。
然而,薄薄的幾張履歷表或15分鐘的對談,並不容易真正了解對方的性格,因此在大部分情況下,求職者前一份工作的表現和經歷便會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這也是,大家逐漸將「工作年資」與「穩定性」互相掛鉤的原因。
然而,薄薄的幾張履歷表或15分鐘的對談,並不容易真正了解對方的性格,因此在大部分情況下,求職者前一份工作的表現和經歷便會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這也是,大家逐漸將「工作年資」與「穩定性」互相掛鉤的原因。
新世代這樣說:實際與預期出現落差,無法在工作中實踐個人的才能
近年,新世代的職場流動率越來越高,到底是什麼地方影響新世代的留職意願?
離職,往往是因為工作和我們原來預期的有所落差,例如因學用落差而屢遭挫折、無法在工作中發揮個人能力、難以融入組織環境等,這些都會容易讓我們萌生離職的念頭。在步入職場初期,不少新鮮人曾有過這樣的感概:
我過去所學的,在職場實踐時似乎總是碰釘子。
我似乎無法在工作中展現自己的能力,處處都需要遵循公司的規定。
在入職初期的教育訓練期,新人大多是處於被動的單向式資訊接收,被分派的工作亦多是基礎或重複性較高的工作,因此較難獲得成就感。相反,若一開始接到工作業務,難度就遠高於自己的能力,新人在處理的過程中難免會處處碰壁,故而容易產生挫敗感,逐漸質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懷疑自己與職位的適切度,甚至會思考是否應離職來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緩解工作的焦慮與壓力。
有人說:「先工作一年吧!」
選擇離開,跳到另一工作領域探索職場方向,也未嘗不可,有些朋友會因此找到合適的人生舞台。然而,為什麼在迷惘或不確定時,許多人還是會建議「先工作一年」?
1. 工作滿一年就能夠消除現時的迷惘嗎?當中的意義是什麼?
1. 工作滿一年就能夠消除現時的迷惘嗎?當中的意義是什麼?
對新鮮人而言,工作的第一年尤為重要。新鮮人一方面要適應工作環境、瞭解業務內容、熟悉產業運作,另一方面,新鮮人可以透過第一份工作,了解自己在公司或職場的定位與能力,從而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與自我能力擬定未來發展面向,並在過程中改變視角與思維模式,由學生轉化為職場工作者。
2. 「第一份工作」能提供的機遇和價值?
若第一份工作與個人的期望落差實在太大,內心也已經確實有離職的計畫,難道這份工作就不再重要了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在遇上合適的職缺前,目前的工作很有可能會成為你未來調遷、轉職的機會。因為,學歷是第一份工作的叩門磚,而進入職場以後,職場履歷表中展現的工作資歷與專案經驗,才是你應徵時的重要籌碼。
因此,在準備調遷或轉職前,除了瞭解職位的招募條件,同時可以在目前的工作中獲得鍛煉、補足目標職位所需經驗與能力要求,培養業界技能與職場即戰力,為自己增加競爭力,從而有機會在未來的應屆畢業生與一眾轉職者中脫穎而出。所以,許多資深的前輩會認為第一份工作是新鮮人累積、培養實力的基礎平台,這也正正是第一份工作的意義。

不過,長期處於不合適的工作環境,有可能會逐漸消磨你對工作的熱情,甚至出現工作倦怠的情況,又或者這間公司無法再給予你想要的東西,那應及時止損、離開並投入到更適合的工作崗位。對公司或自身而言,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若第一份工作與個人的期望落差實在太大,內心也已經確實有離職的計畫,難道這份工作就不再重要了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在遇上合適的職缺前,目前的工作很有可能會成為你未來調遷、轉職的機會。因為,學歷是第一份工作的叩門磚,而進入職場以後,職場履歷表中展現的工作資歷與專案經驗,才是你應徵時的重要籌碼。
因此,在準備調遷或轉職前,除了瞭解職位的招募條件,同時可以在目前的工作中獲得鍛煉、補足目標職位所需經驗與能力要求,培養業界技能與職場即戰力,為自己增加競爭力,從而有機會在未來的應屆畢業生與一眾轉職者中脫穎而出。所以,許多資深的前輩會認為第一份工作是新鮮人累積、培養實力的基礎平台,這也正正是第一份工作的意義。

不過,長期處於不合適的工作環境,有可能會逐漸消磨你對工作的熱情,甚至出現工作倦怠的情況,又或者這間公司無法再給予你想要的東西,那應及時止損、離開並投入到更適合的工作崗位。對公司或自身而言,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 董氏基金會——工作壓力自我檢測表:
https://www.etmh.org/Online_tool/detection4
● 衛生福利部壓力指數量表:
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pressure
● 勞動部勞工諮詢申訴專區:
https://www.mol.gov.tw/1607/28690/28700/
https://www.etmh.org/Online_tool/detection4
● 衛生福利部壓力指數量表:
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pressure
● 勞動部勞工諮詢申訴專區:
https://www.mol.gov.tw/1607/28690/28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