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接手通用訂單 15 億美元助力 LG 密西根電池廠
(圖/網路)
在通用汽 車決定退出密西根州蘭辛電池工廠計畫後,豐田汽車已同意轉移原本與 LG 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簽訂的 15 億美元訂單,以支持該工廠的營運並確保生產持續進行。
通用退出 豐田介入
通用汽車於去年 12 月宣布計畫出售其在蘭辛電池工廠的 10 億美元股份,這使得 LG 能源解決方案不得不尋找新的合作夥伴。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豐田迅速介入,將原先在密西根州另一家 LG 工廠的訂單轉移至蘭辛工廠,確保該工廠的運營不受影響。
據悉,該交易將在 LG 完全接管蘭辛工廠後完成,預計在今年春季正式生效。豐田的這筆 15 億美元訂單將幫助 LG 提高營運效率,確保電池供應穩定。
(圖/TOYOTA)
電動車市場變動影響投資
這項交易發生之際,正值美國電動車市場面臨重大挑戰。由於政府可能縮減對電動車的補貼,福特和通用等車廠已開始調整其電動車戰略,導致 LG 等電池製造商尋求新的客戶來維持產能。
LG...
特斯拉將 Cybertruck 折扣加大,最高降價 6000 美元以清理庫存
(圖/Tesla)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近日大幅提高Cybertruck的折扣,最高可達6000美元,較上個月的折扣幅度增加三倍。這項優惠適用於 2024 年款的庫存車輛,其中,基礎系列(Foundations Series)Cybertruck折扣最高為 6000 美元,非基礎系列則最高可達 5100 美元。
庫存積壓迫使特斯拉加大促銷力度
Cybertruck 自 2024 年開始量產,但市場需求似乎未達預期,導致庫存增加。與此同時,特斯拉面臨競爭加劇及電動車市場增長放緩的挑戰,迫使該公司祭出更大幅度的價格優惠來刺激銷售。
此外,2025 年款 Cybertruck 符合美國聯邦電動車稅收抵免資格,購車者可獲得 7500 美元的減免,但 2024 年款 Cybertruck 則無法享受這一優惠。這使得特斯拉更需加快清理 2024 年庫存,以避免未來新車型的銷售受到影響。
(圖/Tesla)
Cybertruck銷售表現與未來挑戰
根據汽車研究機構 Kelley Blue Book 的數據,Cybertruck 在 2024...
現代汽車正式發布 IONIQ 9 旗艦電動 SUV,進軍全球市場
(圖/Hyundai)
現代汽車於 2 月 13 日正式發布其首款電動旗艦 SUV - IONIQ 9,這款車型基於現代的 E-GMP 電動車平台打造,不僅擁有同級最佳的內部空間,還具備品牌有史以來最長的續航里程。現代汽車計畫先在韓國市場推出 IONIQ 9,隨後進軍美國及其他海外市場。
IONIQ 9:寬敞舒適與卓越性能並存IONIQ 9 採用大型 SUV 設計,具備六座與七座配置,並提供三種車型選擇:Exclusive、Prestige 和 Calligraphy。該車長 5,060 毫米,軸距達 3,130 毫米,尺寸略大於同級競爭對手起亞 KIA EV9,展現出更為寬敞的車內空間。
在性能方面,IONIQ 9 配備 110.3 kWh 大容量電池,續航里程可達 532 公里(以 19 吋輪轂 2WD 綜合行駛距離計算)。此外,它支援 400V/800V 雙電壓充電技術,在使用 350kW 直流快充時,只需 24 分鐘即可將電量從 10% 充至 80%。
(圖/Hyundai)
智慧科技與豪華內飾IONIQ 9 內裝融入現代最新的科技配置,包括雙 12.3...
福特執行長警告:川普關稅將對美國汽車產業造成嚴重衝擊
(圖/福特)
隨著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宣布對來自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進口汽車及零件徵收 25% 的關稅,汽車業界反應強烈。福特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近日警告,此舉將對美國汽車產業帶來「毀滅性影響」,不僅推高生產成本,也將使消費者面臨更高的購車價格。
業界陷入混亂,關稅帶來巨大成本
在Wolfe Research 投資會議上,法利直言,這項關稅政策已為美國汽車產業帶來「混亂」與「巨大成本」,即便目前關稅措施暫時擱置,但已對供應鏈造成嚴重影響。他表示:「川普總統多次強調要讓美國汽車工業更加強大,推動更多本土生產與創新。但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只是大幅增加的成本與混亂。」
法利強調,汽車供應鏈的建立需要多年時間,無法輕易改變。對於依賴來自墨西哥與加拿大零件的美國汽車製造商來說,突然徵收如此高額的關稅,等同於「立即撕毀所有現有資產和計劃」,這將對業界帶來深遠影響。
(圖/福特)
美國汽車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打擊
儘管福特受影響程度可能小於通用汽車(GM)與 Stellantis(Jeep...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正式投產 年產萬台 Megapack 助力全球能源轉型
(圖/特斯拉微博)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正式在上海投產其首座海外儲能超級工廠。該工廠預計每年可生產 1 萬台 Megapack 超大型商用儲能系統,總儲能規模達 40 吉瓦時(GWh),能滿足 1.3 萬戶家庭或 40 座中型工廠一年的用電需求。這不僅是特斯拉在華戰略的重要里程碑,也將推動中國儲能產業鏈的加速發展。
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特斯拉的新能源佈局新支點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佔地約 20 萬平方米,內設焊裝、塗裝、總裝等核心製造工藝,並配備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和管理系統。該工廠於 2024 年 5 月開工,僅用 9 個月便完成建設,比特斯拉上海汽車超級工廠的建設周期縮短 3 個月,展現了特斯拉高效的生產模式。
特斯拉方面表示,該工廠將在本季開始產能爬坡,未來更多 Megapack 儲能系統將從中國出貨至全球市場。由於亞洲地區對大型儲能系統的需求持續增長,該工廠的投產將進一步增強特斯拉在全球儲能市場的競爭力。
新能源產業鏈聚集 上海臨港有望形成 500 億元級產業集群...
比亞迪元UP 改名 Atto 2 登陸歐洲,挑戰 Volvo EX30,能否站穩市場?
(圖/比亞迪)
比亞迪正式在歐洲推出全新電動SUV 元UP(海外名稱 Atto 2),這款車搭載刀片電池與 e-Platform 3.0技術,並配備智慧座艙,主打都市通勤與家庭使用。然而,歐洲市場競爭激烈,Volvo EX30 作為銷量火爆的小型電動 SUV,早已站穩腳步,元UP能否在這場競爭中取得成功,備受關注。
歐洲市場的新戰略,比亞迪加速佈局
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在發表會上表示,B 級 SUV 市場對歐洲極為重要,而元UP 的設計正符合歐洲消費者的需求,能夠吸引大量潛在客戶。
元UP擁有緊湊的車身尺寸,適合歐洲城市道路,但內部空間表現仍然優異,特別適合日常通勤與家庭出行。比亞迪計畫逐步擴大銷售範圍,在年初率先進入部分歐洲市場後,未來將陸續登陸更多國家。
(圖/比亞迪)
技術亮點:高效電池與智慧座艙
元UP搭載 45.12 kWh刀片電池,WLTP 標準綜合續航里程達 312公里,城市續航可達 463公里,最高車速 160km/h,0-100km/h 加速僅7.9秒。這樣的動力表現在都市 SUV 中具備競爭力,特別適合日常使用。...
特斯拉上調 Model X 售價,恢復終身免費超級充電優惠
(圖/Tesla)
特斯拉(Tesla)近日調整 Model X 的價格,將長續航版和 Plaid 版分別上調 5,000 美元,並同步恢復終身免費超級充電等優惠措施。然而,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強調,此類激勵政策不可持續,未來將不再適用於其他車型。
Model X 調漲 5,000 美元,不再符合聯邦補助
特斯拉在美國更新了 Model X 配置器,調整後的價格如下: 長續航版:78,490 美元Plaid 版:93,490 美元
恢復終身免費超級充電與額外優惠
為了緩解價格上漲的影響,特斯拉同步恢復「終身免費超級充電」優惠,適用於美國、加拿大、波多黎各、歐洲和中東市場的 Model X 和 Model S 訂單。此外,特斯拉還提供以下優惠: 推薦碼折扣:透過推薦碼購買可減免 1,000 美元。 全自動駕駛(FSD)額外贈送:購買 FSD 套件可獲得額外選配項目。
(圖/Tesla)
終身免費超充改為帳戶綁定,限制商業用途...
福特 2024 Q4 獲利超預期,電動車虧損持續擴大
(圖/網路)
福特汽車(Ford)於近日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整體業績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全年營收達 1,85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第四季營收達 48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5%。然而,儘管電動車銷量成長,Model e 部門仍虧損 51 億美元,顯示電動車轉型仍面臨嚴峻挑戰。
營收創新高,電動車部門仍處虧損
福特 2024 全年營收年增 5%,其中 Ford Pro(商用車)部門持續成長,營收達 669 億美元(年增 15%),全年營業利潤達 90 億美元,展現其在商用市場的競爭力。
相比之下,Ford Model e(電動車)部門仍深陷虧損,全年虧損達 50.7 億美元,光是第四季每賣一輛電動車就虧損 3.7 萬美元。主要原因包括: 1. 價格壓力加劇:市場競爭激烈,特斯拉 Cybertruck、雪佛蘭 Equinox EV 等新車型湧入。 2. 銷售下滑:第四季 Model e 的銷售收入下降 35%。 3. 生產成本高昂:福特雖然推動降本增效,但短期內仍難以彌補成本負擔。
(圖/福特)
關稅風險與 2025 年展望
福特執行長 Jim Farley...
豐田在北卡羅來納州新設電池廠,加速電動車布局迎戰競爭對手
(圖/Toyota)
全球汽車龍頭豐田正式啟動其在美國的首座電動車電池工廠,展現加速轉型電動化的決心。這座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豐田北卡羅來納電池製造廠(TBMNC),總投資達 140 億美元,將於 2025 年 4 月開始向北美市場供應電池,涵蓋純電動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及混合動力車(HEV)。
大規模投資,擴大電池生產版圖
TBMNC 是豐田在日本以外的首座內部電池製造廠,也是豐田在美國的第 11 家製造工廠。該廠佔地相當於 121 座足球場,面積超過 700 萬平方英尺,並創造約 5,000 個就業機會。全面運作後,工廠的年產能預計超過 30 吉瓦時(GWh),將成為豐田北美電池供應鏈的核心。
這項投資也是豐田「城鎮最佳」策略的一部分,透過在地生產來滿足市場需求,迄今豐田在美國的總投資已達 490 億美元,提供超過 28 萬個工作機會。
(圖/Toyota)
迎戰特斯拉與比亞迪,強化全球競爭力...
本田與日產去年末宣布合併計劃,如今恐生變數
(圖/Honda)
日本兩大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於去年 12 月 23 日時聯合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將成立一家聯合控股公司以整合旗下業務,目標在 2025 年 6 月前達成最終合併協議,並於2026 年 8 月成立控股公司。這項消息震撼了全球汽車市場,若計劃順利,未來可能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版圖。
合併背後的動因:應對全球汽車產業轉型
本田社長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與日產社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在記者會上強調,這次合併並非「救援日產」,而是雙方為了應對電動化、智能化及全球化轉型所作出的戰略決策。
據《日經新聞》報導,兩家公司早在去年3月就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8 月進一步深化合作,開始在電池技術、電動軸及其他基礎技術領域進行聯合研發。然而,隨著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崛起以及新進參與者對市場的衝擊,雙方意識到僅憑合作難以應對未來的挑戰,最終決定通過合併達成更緊密的經營整合。
三部敏宏直言:「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崛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必須在 2030 年之前建立足以抗衡的競爭力,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
特斯拉加碼能源儲存市場,宣布建設第三座超級工廠
(圖/特斯拉)
在全球能源儲存市場競爭加劇之際,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日宣布,公司正著手建設第三座超級工廠,進一步擴大其能源儲存業務的全球佈局。這一舉措顯示出特斯拉對儲能領域的高度重視,並致力於鞏固其在該市場的領導地位。
能源儲存成為業務新亮點
儘管特斯拉的核心電動車業務近期面臨收入和利潤率下滑的挑戰,但其能源儲存業務卻呈現爆發式增長。2024 年特斯拉儲能業務的部署量達到 31.4 GWh,相較於 2023 年的 14.7 GWh 增長超過100%。這一成就主要得益於 Megapack 公用事業規模儲能系統的市場需求,以及加州 Megafactory 的產能提升。
馬斯克在 2024 年第四季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特斯拉在上海的第二座超級工廠已正式投入運營,而第三座工廠的建設也在進行中,目標是進一步提高固定電池儲存系統的產量。不過,目前尚未透露新工廠的具體地點或時間表。
上海儲能工廠:亞太市場的新支柱
特斯拉位於上海的儲能超級工廠已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將於明年初實現全面量產。去年開工的該工廠專注生產 Megapack...
寧德時代 CATL 2024 年營收首現下滑,全球電動車電池巨頭面臨挑戰
(圖/寧德時代)
全球電動車電池領導者寧德時代(CATL)近日發布 2024 年度業績預告,首次出現年度營收下滑,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凸顯該公司在市場競爭加劇與行業轉型中的壓力與挑戰。
首次營收下降,獲利增速放緩
根據公告,2024年寧德時代預計營收約為 3,560 億元至 3,660 億元人民幣,年減幅度達 8.71% 至 11.2%。同時,淨利潤增幅放緩至 11.1% 至 20.1%,為 2019 年以來的最低增速。這是該公司自 2015年公開財務數據以來首次年度營收出現負增長。
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鋰價格暴跌,自 2022 年底的高點以來下跌超過 80%。雖然鋰價格下降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但也壓縮了產品售價,進一步削弱收入增長。
(圖/深圳交易所)
市場競爭加劇,議價能力遭挑戰
隨著越來越多車企開始自研動力電池,寧德時代的市場壓力不斷增加。比亞迪、長城、蔚來等車企紛紛布局自主電池技術,削弱了寧德時代在供應鏈中的議價能力。此外,中國動力電池市場 2024年 11 月的市占率數據顯示,寧德時代雖穩居龍頭地位,但其市占率連續四個月下滑,達 42.71%。...
More Article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