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全球的豪華越野車品牌路虎(Land Rover),近年來面臨嚴峻挑戰。據統計,過去3年累計虧損高達39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710億元),全球銷量大幅下滑,台灣市場同樣受到波及,昔日年銷破千輛的盛況已不復見。
從巔峰到低谷 路虎全球銷量雪崩式下跌
路虎原屬美國福特汽車旗下,2008年金融危機後,福特將其與捷豹(Jaguar)一同出售給印度塔塔集團(Tata Motors)。此後,路虎在中國市場快速成長,2017年全球銷量更創下14.6萬輛的巔峰紀錄。然而,近年來銷量卻急轉直下,不僅在中國市場遇冷,台灣市場同樣受到影響。
根據台灣汽車市場數據,路虎過去在台年銷量曾突破千輛,但近年來表現疲軟,2023年銷量僅剩高峰時期的三分之一左右,顯見品牌吸引力正在衰退。
台灣市場反應冷淡 消費者偏好轉變是關鍵
台灣豪華車市場長期由德系品牌主導,如賓士(Mercedes-Benz)、寶馬(BMW)、奧迪(Audi)等,而路虎雖曾以獨特越野風格吸引部分買家,但近年來銷售表現卻逐漸下滑。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包括:
- 品牌形象模糊
路虎在台灣市場缺乏明確定位,既非純種豪華轎車,也難以與日系、德系SUV競爭,導致消費者認知度下降。 - 後勤維修成本高
路虎在台灣的維修據點較少,且零件供應不如歐日品牌穩定,加上保養費用高昂,影響車主長期使用意願。 - 電動化轉型緩慢
台灣市場近年電動車需求大增,但路虎的電動化產品(如純電SUV「Range Rover Electric」)尚未引進台灣,錯失市場先機。 - 二手市場保值率低
相較於Lexus、賓士等品牌,路虎在台灣二手市場的折舊率較高,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
Land Rover Defender - 圖片來源 官方網站
降價策略效果有限 台灣消費者更重視CP值
為刺激銷量,台灣總代理曾推出大幅優惠,部分車款降價幅度達新台幣數十萬元。然而,此舉並未顯著提升買氣,反而讓潛在客戶對品牌價值產生疑慮。
未來展望 電動化能否成為轉機?
全球車廠正加速電動化佈局,路虎母公司捷豹路虎也宣布將在2025年前推出多款純電車型。不過,台灣市場目前仍以特斯拉(Tesla)、BMW i系列等電動車為主,路虎若無法儘快導入新世代電動車,恐難以挽回台灣消費者的信心。
結語
路虎在台灣市場的衰退,反映豪華車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更注重品牌信賴度、後勤服務與科技配備。若路虎無法在產品力、售後服務及電動化策略上突破,未來在台灣市場的生存空間恐將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