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Updates
- 特斯拉與 Rivian 長達四年的商業機密訴訟將達成有條件的和解(圖/Tesla) 特斯拉公司於近日宣布,已在針對 Rivian 汽車公司的一起商業機密竊盜訴訟中達成「有條件」和解。這起訴訟自 2020 年展開,特斯拉指控 Rivian 透過挖角前特斯拉員工,企圖非法獲取其電動車核心技術。 長達四年的法律糾紛特斯拉在 2020 年對 Rivian 提起訴訟,指控後者通過招募特斯拉的前員工來獲取高度機密的商業資訊。特斯拉聲稱,這些員工在加入 Rivian 時攜帶了包括專有工程數據和技術資料在內的敏感文件,涉嫌侵犯特斯拉的商業機密權益。 一年後,特斯拉進一步擴大了訴訟範圍,指控 Rivian 專門竊取其下一代電池技術,這可能涉及特斯拉 4680 電池芯或結構電池組等核心技術。然而,Rivian 一直否認相關指控,並強調其行為合法合規。...0 Comments 0 Shares 8 Views 0 ReviewsPlease log in to like, share and comment!
- 比亞迪加速全球布局:即將在柬埔寨設立電動車製造工廠(圖/比亞迪)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正在推進其全球擴張戰略,即將在柬埔寨設立一座電動車(EV)製造工廠。目前,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與比亞迪的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並預計在明年產生實質成果。這將是繼豐田和福特等國際汽車品牌之後,柬埔寨吸引的又一家重要電動車製造商,進一步鞏固其作為東南亞汽車製造樞紐的地位。 柬埔寨總理:多元化發展促進經濟增長 柬埔寨首相洪馬內在皇家金邊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指出,吸引比亞迪這樣的全球領導品牌,是柬埔寨經濟轉型的重要一步。他強調,依賴製衣業的經濟結構已難以滿足現代化需求,必須通過技能提升和吸引高附加值投資來推動產業升級。洪馬內特別提到,柬埔寨的基本技能教育為靈活培訓奠定了基礎,能夠滿足包括汽車製造業在內的技術需求,讓外國投資者對當地人力資源充滿信心。 (圖/比亞迪) 比亞迪的擴張步伐...0 Comments 0 Shares 109 Views 0 Reviews
- 福特面臨歐洲電動車挑戰:裁員重組以求突圍在電動車市場轉型的壓力下,福特汽車公司近日宣布,將進一步重組其歐洲業務,以提高成本競爭力並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這項計劃包括在 2027 年底前裁減 4,000 名員工,主要影響德國和英國。這家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汽車巨頭在應對「高度顛覆性」的市場環境和新競爭者壓力下即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電動車轉型中的艱難抉擇 福特表示,歐洲經濟疲軟與電動車需求低於預期是此次裁員的重要原因。公司在新聞稿中指出,隨著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遲滯,原定於德國科隆工廠生產的新款電動車 Explorer 與 Capri 的產量計劃已被放緩。2025 年第一季度,科隆工廠將實行短期工作日以應對生產調整。 福特的電動車策略雖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市場現實仍不容樂觀。據報導,福特在歐洲的乘用車業務多年來持續虧損,尤其是在電動車的競爭中,面對中國企業如比亞迪的迅速崛起,以及歐洲本地強勢車企的壓力,處境更加艱難。...0 Comments 0 Shares 139 Views 0 Reviews
- 小米電動車業務再創佳績:年度交付目標提升至13萬輛(圖/小米) 小米集團近日公佈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展示了其電動車業務的強勁表現。隨著需求不斷攀升,小米決定將旗下首款電動車 SU7系列的年度交付目標從原定的 12 萬輛上調至 13 萬輛,提前完成了原定10萬輛的交付目標,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動能。 SU7 銷量攀升,成績卓越 SU7自今年3月正式上市以來,憑藉其三款車型(Standard、Pro、Max)和後續推出的 Ultra 版本,吸引了廣大消費者關注。截至第三季度末,小米已累計交付 67,157 輛,其中僅第三季度就交付 39,790 輛。SU7 以起價 21.59 萬人民幣的策略性定價,成功在市場上佔據優勢。 這款車的高銷量不僅得益於價格優勢,還源於其與小米生態系統的深度整合。SU7 是一款高度連網的電動車,能與小米智慧裝置無縫連接。此外,小米在軟體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積累,也使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0 Comments 0 Shares 195 Views 0 Reviews
- 比亞迪創立30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穩居全球第一(圖/比亞迪) 比亞迪迎來創立 30 周年之際,再次刷新全球汽車產業紀錄。11 月 18 日,比亞迪在深圳舉辦慶祝活動,宣告第 1000 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成為全球首家達成此成就的車廠。這一里程碑不僅鞏固了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的領先地位,也標誌著中國汽車工業向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 三十年堅持技術創新,從零到全球領先 比亞迪成立於 1995 年,最初僅有 20 名員工,專注於充電電池的製造。隨著電池技術的突破,比亞迪於 2005 年進軍汽車市場,並於 2008 年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車F3DM,開啟新能源領域的探索。2011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00萬輛,並在2022年全面停止內燃機汽車生產,專注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0 Comments 0 Shares 140 Views 0 Reviews
- 特斯拉年底衝刺:推出全自動駕駛以及貸款利率優惠,刺激電動車銷量(圖/特斯拉) 為了在年底前達成交付目標,特斯拉推出一系列誘人激勵措施,包括三個月的免費超級充電與全自動駕駛功能(需監管),希望吸引更多買家。 突破紀錄的銷售目標 特斯拉本季度目標是交付至少 51.5 萬輛汽車,如此才能達成年銷量 200 萬的最終目標。然而這不僅將創下季度新高,更是避免十年來首次年度交付量下滑的關鍵。要實現這一目標,北美市場的表現至關重要。為此,特斯拉近日宣布,若北美消費者在 12 月 31 日前交付新庫存車輛,將可獲得三個月的免費全自動駕駛(需監管)及免費超級充電服務。 優惠條件與限制 這項促銷活動自11月14日開始,至12月31日結束,僅適用於新庫存車輛的交付,且優惠無法延期或轉讓。此外,購買二手車或商業訂單的客戶無法參與。值得注意的是,若買家已購買全自動駕駛功能,則不會有其他補償選項。...0 Comments 0 Shares 143 Views 0 Reviews
- 福斯增資Rivian至58億美元,啟動電動車聯合開發計畫(圖/Rivian) 福斯汽車集團週二宣布,將對美國電動車製造商 Rivian 的投資增加 16%,達到 58 億美元。兩家公司表示,此舉標誌著它們共同開發電動車架構與軟體的聯合計畫正式啟動。 Rivian目前市值超過 110 億美元,受消息影響,其股價在週二延長交易時段中上漲近9%。 投資助力Rivian新車型R2 今年6月,雙方曾宣布福斯計劃投資50億美元支持Rivian,為這家仍在虧損中的電動車初創企業注入急需的資金。Rivian正準備推出一款更小、更便宜的 SUV——R2,以應對高昂的借貸成本和放緩的電動車需求。 Rivian 執行長 RJ Scaringe 表示,這筆資金將確保Rivian順利在伊利諾伊州 Normal 工廠推出 R2,並在喬治亞州的新設施進一步擴產,最終助公司實現現金流轉正。 R2 將是首款採用新架構的車型,計劃在 Normal...0 Comments 0 Shares 234 Views 0 Reviews
- 特斯拉市值突破1兆美元,但其仍面臨銷售挑戰(圖/特斯拉) 特斯拉近期股價飆升,市值突破1兆美元,這一飛躍與美國大選和特斯拉 CEO Elon Musk 與當選總統 Trump 之間的關係被視為主要推動因素。現在作為冠軍的特斯拉目前的市值已超過豐田、比亞迪、法拉利、保時捷、通用汽車、賓士、大眾、BMW 和福特等九大汽車製造商的市值總和。 儘管股價表現強勁,但特斯拉在實際銷售上仍面臨巨大挑戰。今年的目標是交付 200 萬輛汽車,而第四季度還需要達成 51.5 萬輛的創紀錄交付量才能達標。 重振歐洲市場,推動銷售 特斯拉今年在歐洲市場表現不佳,截至目前,其汽車交付量同比減少約 85,000 輛。為了扭轉頹勢,特斯拉近期推出了多項激勵措施,包括恢復一年免費超級充電服務和提供大幅購車折扣。 在德國市場,特斯拉面臨特別嚴峻的挑戰。今年上半年,其銷售量下降了42%。為此,特斯拉在當地對新款Model Y提供高達...0 Comments 0 Shares 198 Views 0 Reviews
- 奧迪計劃裁減數千個非生產崗位,德國汽車業面臨轉型壓力(圖/奧迪) 德國高端汽車製造商奧迪計劃在中期內大幅縮減其非生產部門的工作崗位,預計涉及數千人。根據路透社報導,此次裁員將集中在開發部門等間接崗位,削減比例約為15%。在德國,這一舉措可能導致4,500個間接職位的流失。 奧迪作為大眾汽車集團的子公司,正面臨成本壓力。近期,公司第三季度利潤大幅下滑,其中部分原因是布魯塞爾工廠的高昂關閉成本。該工廠生產的電動SUV Q8 e-tron銷量不佳,計劃於2025年初關閉,屆時3,000名員工將受到影響。 奧迪證實,其管理層正在與工會代表進行談判,但拒絕透露具體的裁員數字。大眾汽車集團此前也宣布,將關閉三家德國本土工廠並裁減數萬名員工,以應對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帶來的挑戰。 (圖/奧迪) 歐洲汽車業裁員潮延燒,轉型壓力加劇 奧迪的裁員計劃是歐洲汽車業大規模裁員浪潮的一部分。...0 Comments 0 Shares 227 Views 0 Reviews
- Lucid Motors 公佈 2024 年第三季財報,交付量創新高,展望 SUV 市場(圖/Lucid) 全球領先的電動車製造商 Lucid Group 近日公佈了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財務業績。該季度 Lucid 共生產 1,805 輛汽車,交付量達到 2,781 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90.9%,並創下連續三個季度的交付量新高。公司預計全年產量將達約 9,000 輛。 第三季營收達 2 億美元,相較 2023 年同期的 1.378 億美元有所增長。然而,隨著產能提升,Lucid 的淨虧損從去年的 6.309 億美元擴大至 9.925 億美元,主要原因在於收入成本仍居高不下,本季達 4.12 億美元。 資金充裕,支撐未來發展 Lucid 第三季末的流動資金總額約為 51.6 億美元,並於 10 月完成約 17.5 億美元的融資。執行長兼首席技術長 Peter Rawlinson 表示,這筆資金將使 Lucid 的財務穩健度延續至 2026...0 Comments 0 Shares 269 Views 0 Reviews
More Stories